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住房……共享經濟方興未艾,在高效便民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規范和管理上的問題。為幫助互聯網從業青年正確認識共享經濟未來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9月25日,“網界青年成長計劃”之“青咖說:共享經濟未來發展的機遇與責任”活動在北京舉行。

  ofo小黃車聯合創始人、黨委副書記薛鼎圍繞“共享經濟的創新實踐與社會責任”作主題演講。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新紅,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張曉峰,悟空租車創始人兼CEO胡顯河等嘉賓圍繞“共享經濟未來發展的機遇與責任”進行了圓桌對話,并與現場觀眾展開互動,幫助互聯網從業青年更好地理解共享經濟的內涵,了解共享經濟給社會帶來的變化和未來發展的機遇,并通過對當前共享經濟發展存在問題的解析,探討在保障共享經濟健康發展進程中個人、企業、政府的責任。

  “我們調研發現,很多朋友出行時都曾受到過‘最后一公里’的困擾,短途出行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毖ΧΡ硎?,共享單車模式的創新不但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過程,而且體現了互聯網從業青年承擔社會責任的初心。通過共享單車解決短途出行問題,不但節約了社會成本,讓整個城市變得更加綠色環保,而且有效整合了民族自行車企業的產能,為傳統自行車制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肮蚕韱诬囯m然很‘年輕’,但卻帶動了眾多中華老字號的發展與就業。在我看來,這是榮譽,但更是責任?!?/p>

  隨著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共享產品的不斷涌入,使得規劃管理、交通事故處理、用戶隱私保護等問題日益引發關注?!叭绾未龠M共享經濟健康發展?用戶、企業與監管部門各自應承擔怎樣的責任?”胡顯河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企業要提供專業、規范、安全的服務,保障用戶正當權益;同時希望監管部門制定好制度,提供好環境,做到規范管理與促進行業發展并重?!睆垥苑逄岢?,用戶在使用共享產品時,不應盡可能多地占有資源,而應有底線意識,保證每一位用戶都擁有平等的使用權。

  “在共享經濟如火如荼的今天,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享產品?”一位現場觀眾疑惑不解。對此,張新紅認為,共享經濟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區分:第一,是否在互聯網上進行;第二,是否有大眾的參與,供給方或需求方是不是無限的;第三,是否通過互聯網實現供需匹配。當被問及共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為何比一些發達國家更成功時,他說道:“中國有龐大的網民基數,還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信息化的后發優勢,所以中國共享經濟的故事更精彩?!?/p>

  “哪些產品更適合于共享,哪些不適合?”“共享汽車的未來是怎樣的?”互動環節,現場觀眾和網友就共享產品屬性、共享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提問,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本期“青咖說”是第二季“網界青年成長計劃”的第三場活動,由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主辦、新華網承辦。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新華網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從業青年及在線報名網友近百人現場參加活動,近70萬名網友通過“網界青年”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一直播、映客直播在線觀看了活動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