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以來,河南鄭州、新鄉、安陽等地發生持續性特大暴雨自然災害。在此期間,網上出現了很多未經核實、誤導公眾的網絡謠言,如“常莊水庫爆破決堤”“暴雨會污染自來水水質 千萬不要喝”等,擾亂社會輿論,引發群眾不安。面對網絡謠言,河南網信辦主動亮劍,組織全省網信系統、主要新聞網站有針對性地開展及時全面辟謠。截至目前,全省共發布辟謠信息6000余條,瀏覽量1650萬人次,及時澄清了謬誤,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把握謠言治理“主動權”。注重預防、加強巡查,針對可能出現災情的區域,組織地市網信辦提前預判轄區內因災情可能引發的謠言風險點,做好謠言應對防控措施;壓實網站主體責任,及時對網站平臺內的謠言信息進行巡查清理;充分發揮網絡義務監督員作用,持續加大對網絡謠言線索的舉報收集。
二、打好辟謠戰線“聯合仗”。充分發揮河南省互聯網聯合辟謠機制的作用,組織全省網信系統加強與當地應急管理、氣象、公安等部門的橫向聯合,從謠言的發現、研判、處置等環節開展統籌聯動,確?!凹窗l現即辟謠,即發現即處置”;縱向加大全省辟謠信息的傳播推廣力度,通過微信、微博、網站等途徑“一鍵轉發、全網齊發”,發揮集群傳播效應,形成全媒體同頻同振的強大網絡辟謠攻勢,壓縮謠言空間,消除群眾恐慌。
三、畫好輿論引導“同心圓”。在注重網絡辟謠的同時,加強對防災減災知識的科普宣傳和教育引導,增強全民應急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積極傳播網上正能量,激勵群眾守望相助的決心,提振群眾抗擊災情的信心。安陽網信辦組織全市新媒體平臺制作防汛、抗洪題材短視頻、海報、H5等新媒體作品300余篇(條),動員3000多個微信群進行汛情實時播報。映象網全員上陣,“新聞宣傳百人隊伍”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資源發布多篇辟謠和科普文章,為抗擊災情營造良好網絡輿論環境。(河南網信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