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燈會“思考”,按照它的提示可以一路綠燈;城市管理有“大腦”,哪里有問題可以精準定位解決;僅憑一部手機,坐公交、逛公園、去醫院全搞定……享受數字化帶來的智慧生活,這在山東已然成為常態。山東以開放共享的姿態擁抱數字化,而后者也正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山東省培育了一批“算量+算法+算力”特色大數據企業,同時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技改工程、工業互聯網“個十百”工程等,賦能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各種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涌現,數字“興業”成效突顯。山東省累計認定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15個,帶動上云用云企業26.9萬家,各類智慧農業應用基地達232個,網絡零售店鋪增至171.2萬家。2020年山東數字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成為全省重要經濟增長極。

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的同時,山東加快布局數字基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目前,山東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10萬個;建成各類數據中心204個,在用標準機架數超過23萬。從2019年10月推動開展新型智慧城市省級試點,山東分三批先后將16個設區市、76個縣(市、區)納入新型智慧城市試點范圍,市級覆蓋率達到100%,縣級覆蓋率達到72%。各試點市縣結合本地實際,開展“一市一品牌,一縣一特色”創建工作,構建“千城千面”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格局。(記者 張文婷 通訊員 馬唯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