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以“護航數字經濟 共話數據安全”為主題的“2022數字安全與法治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王秀軍出席論壇并致辭。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必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等出席論壇并作主旨演講。
王秀軍表示,完善數字化發展治理格局,特別是將法治作為基礎性手段,深入實施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有效防范和化解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領域的風險挑戰,已成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重要基礎。網絡安全行業要加強數字技術自主創新,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要筑牢數字安全防護屏障,為構建良好的數字化發展環境作出貢獻。通過開展數據安全試點示范工作,積極推廣安全應用實踐,向各行各業提供更多優質的安全解決方案。切實推動網絡普法宣傳,提升全社會網絡法治素養,切實維護國家、企業和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
江必新指出,平衡網絡安全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法律措施,要樹立牢固的統籌兼顧的意識、將安全保障措施融入數字經濟發展之中。既要處理好安全監管、數字經濟秩序與自由的關系,也要合理設定數字經濟主體的義務,還要充分發揮政治、自治、社治等佐治作用。
潘德爐建議,要通過構建以防為主、軟硬結合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建立跨層級共享的新型海洋信息安全體系、構建“智慧海洋”各類終端和設備的可信平臺以及建立海洋數據分級安全防護系統與保護機制等解決智慧海洋大數據的安全需求。
方濱興表示,數據要素流動和隱私保護是相沖突的,在追求隱私保護和鼓勵數據流動時,需要構造一個隱私保護與數據流動共存的目標,解決隱私保護和數據挖掘的矛盾,并圍繞這個目標,從數據的流動和計算的角度解決問題。
本次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邀請國內院士,290余名數據安全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和研究機構代表,共同探討數據安全領域前沿技術問題、當前數據安全法治熱點問題以及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中的新風險新挑戰。會上還發布了數據安全典型案例等成果,37家網信企業代表在現場簽署《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個人信息保護自律公約》,累計已有187家網信企業簽署了公約。
論壇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浙江省委網信辦指導,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余杭區人民政府和相關網信企業承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